點個關(guān)注 關(guān)注我們吧~
一、 路基邊坡的放樣
測設(shè)出邊樁后還不足以指導(dǎo)施工,為使填、挖的邊坡坡度得到控制。還需要進行路基邊坡放樣工作。具體做法如下:
按照邊坡坡度做好邊坡樣板,施工時可以比照樣板進行坡度控制。用事先做好的坡腳尺一邊夯填土,一邊丈量邊坡。也可以直接用RTK定坡頂和坡腳點。精度要求不高時,也可以用麻繩竹竿進行邊坡放樣。
二、 路面施工放樣
路基施工之后進行路面施工時,先要在恢復(fù)路線的中線上打上里程樁,沿中線進行水準測量,必要時還需測量部分路基橫斷面。在中線上每 10m 設(shè)立高程樁兩個,使其樁頂為所建成的路表面高程。在垂直于中線方向處向兩側(cè)量出一半的路槽,打上兩個樁,使其樁頂高程符合路槽的橫向坡度。
三、 豎曲線測設(shè)
在公路的縱坡變換處,為了行車平穩(wěn)、改善行車的視距,一般采用圓曲線將兩段直線進行連接,這種在豎直面內(nèi)設(shè)置的圓曲線稱為豎曲線。豎曲線又有凹形和凸形兩種形式,頂點在曲線之上的為凸形豎曲線,頂點在曲線之下的為凹形豎曲線。
測設(shè)豎曲線時,根據(jù)路線縱斷面圖設(shè)計中所設(shè)計的豎曲線半徑 R 和相鄰坡道的坡度 i1,i2,計算測設(shè)數(shù)據(jù)。如圖所示,以豎曲線的起點或終點為坐標原點,水平方向為 x 軸,豎方向為 y 軸,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,豎曲線元素的計算可用平曲線的計算公式:
T=Rtana/2
L=Ra/ρ
E=R(seca/2-1)
由于豎曲線的坡度轉(zhuǎn)折角 a 很小,計算公式可簡化為:
a=(i1-i2)/ ρ
tana/2≈a/2ρ
因此 T=1/2R(i1-i2)
L=R(i1-i2)
對于 E 值也可按下面的近似公式計算:
因為 DF=CD=E,△AOF~△CAF,則 R:AF=AC:CF=AC:2E,因此:
E=AC·AF/2R
又因為 AF≈AC=T,得:E=T2/2R
同理,可導(dǎo)出豎曲線中間各點按直角坐標法測設(shè)的縱距(即標高改正值)計算式:
yi=xi2/2R
式中 xi 為豎曲線上任一點 i 至豎曲線起點或終點的水平距離,即點 i 的樁號與豎曲線起點或終點的樁號之差;yi 在凸形豎曲線中取負號,在凹形豎曲線中取正號。
由此可得豎曲線上任一點設(shè)計高程的計算公式:豎曲線的設(shè)計高程 Hi=切線高程 Hi'±標高改正數(shù) yi 。
管理員
該內(nèi)容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