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關注 關注我們吧~
一、熟悉圖紙,紅線引測。
首先,當一個工程項目圖紙到手之后,要認真細致地熟讀圖紙。先從說明開始,了解工程概況,對圖紙說明反復研讀,使自 己對工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,為下面的工作打好基礎。工程之初, 放線人員首先關心的就是定位。當規(guī)劃部門把紅線引測到現場之 后,就要根據規(guī)劃與總平面圖對建筑物進行準確的定位。
總平面圖是表示一個區(qū)域內自然狀況的圖紙。在總平面圖中, 可以根據給出的紅線與測量坐標,確定建筑物的位置以至定位。當 建筑物走向與測量坐標方向不一致,并且不是一個建筑物時,為了 方便,可以根據測量坐標與建筑物的方位角,自建坐標系,也就是建筑坐標系。
二、檢查核對,基礎放樣。
完成了定位工作之后,就要核對施工圖中的建筑平面圖尺 寸與定位尺寸、結構圖的基礎平面尺寸是否一致。核對正確后,就可以根據定位標樁設定工程施工放線控制點。做好控制點后,再根據結構施工圖的基礎圖放樣,進行基礎施工。放線的過程其實是一 個按圖紙1:1放大樣的過程。不同的是有些線在實際工作中無法 放出來,或不必放出來。要想辦法做一些引線控點,以保證在施工 階段支模砌筑、澆注混凝土、安裝等工序實施過程中的位置和標高符合設計要求。
基礎圖中只有兩種尺寸,一是墻間或柱間軸線尺寸,再有就是軸線總尺寸。詳圖中標注著軸線到基礎底面標高,墊層的寬度和厚 度,基礎形式,地梁的位置和標高,室內外地面的標高,基礎梁的配筋情況,墊層,基礎,基礎墻,基礎梁的材料。放線人員所做的工作就是要以圖上的數據進行現場測設。
三、細致放樣,控制點引測。
基礎施工實施過程中,放線人員要掌握基礎底面標高、墊 層、寬度、厚度、大放腳的高度、層數、基礎寬度、基礎梁的高 度、位置、管溝、預留洞口位置等信息,進行現場測設時,還要結合上層圖紙,查看有沒有局部標高變化以及室內外地面之高差等等。
在工程進行到基礎圈梁時應及時查看主體結構與地梁之間結合 點的情況。查閱清楚結構柱的位置及地梁頂標高與首層正負零的關 系,同時由控制點把控制軸線引測標注到梁上。為下一步的主體與首層施工做好準備。
四、首層放樣,前期準備。
基礎地梁達到施工強度時,首層與主體施工便開始連接 了,在首層與主體施工的同時可能穿插首層地面墊層、地下管線、 設備基礎這些工作,在不影響總體施工的安排情況下都有可能進行施工。放線人員要做到心中有數,做好前期的準備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